喝咖啡有患癌风险?到底利大还是弊大

通常,人们都认为喝咖啡有益于健康,但不久的将来,在加州的咖啡店里面,可能会向来店里消费的顾客发出警告:喝咖啡可能会存在患癌风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看看加州发生了啥事情,究竟又跟咖啡有何瓜葛。

咖啡中含致癌物 – 丙烯酰胺

原来,在加州的可能致癌物化学物品列表中,包含了丙烯酰胺,而在制造咖啡的过程中,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就会产生这一物质。

而造成加州咖啡厅可能需要出示消费者患癌警告的,则是来源于非营利性毒理学教育与研究委员会(Council 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n Toxics)在2010年首次在洛杉矶县高等法院提出的一起诉讼案。

毒理学教育与研究委员会,向包括星巴克,7-11和BP等制造和销售咖啡的几家公司提出诉讼,指被告“未能提供清楚合理的警告”提醒顾客喝咖啡可能会导致他们接触到致癌物质 – 丙烯酰胺。

法律文件指出,根据1986年的“加州安全饮用水和有毒物质强制性法案(也成为第65号提案),企业必须就影响健康的致癌物质给与客户一个”明确及合理的警告”,但这些咖啡制造商及零售商家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这家非盈利组织的诉求包括支付罚款外,还要求这些商家从今以后公布关于咖啡里存在致癌物质丙烯酰胺的的警告,并解释由此可能产生的潜在的患癌风险。

但是咖啡公司在去年秋天进行的一项实验室试验中认为,咖啡中的丙烯酰胺含量在法律上应该被认为是安全的,咖啡的健康益处实质上大于风险。

喝咖啡有哪些好处?

此外,全美咖啡协会表示,对这起诉诉讼案不予置评,不过该协会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比尔·默里(Bill Murray)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咖啡一再被证明是一种健康的饮料。美国政府自己的饮食指南指出,咖啡可以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一天一杯甚至两杯咖啡,是很多上班族的惯例,但真的好处多过坏处吗? 答案可能因人而异。(Jonathan Thursfield/Flickr)

根据过往多年的研究表明,咖啡不但可以降低早死风险;降低心脏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多发性硬化症,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症,甚至一些癌症如黑色素瘤和前列腺癌的风险。然而,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分支机构)的一项综述发现,饮用非常热的饮料可能会由于食道烧伤而“可能对人类致癌”,与化学物质丙烯酰胺没有关系。

据“营养与癌症杂志” 2014年对该化学品与各种癌症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综述报导,人类暴露于丙烯酰胺的科学依然需要“未来研究”。

除了咖啡,丙烯酰胺可以在马铃薯和烘焙食品中找到,例如饼干,面包和饼干,早餐麦片,罐装黑橄榄和西梅汁,尽管它的存在并不总是被描述在标签上。

2002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研究将丙烯酰胺归类为人类2A类致癌物。但是一项2014年的研究报告称,对人类进行的研究发现“膳食丙烯酰胺摄入量与各种癌症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的相关性”。

另外的一些研究则发现,丙烯酰胺可能会增加肾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适而可止每天喝多少咖啡才有益?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加州法院将会如何宣判我们尚不清楚。但中国有句古语叫“适而可止”,意思是凡事有度,不要过了。咖啡喝太多,益处可能就会变成坏处。

美国心脏病协会曾发布报告称,每天400毫克以上咖啡因就有可能导致成人中毒,12公斤以下的儿童喝下每公斤体重2.5毫克的咖啡因就可能中毒。每天50毫克咖啡因就能导致一个6岁孩子中毒,100毫克咖啡因可以引起一位12岁孩子中毒。

通常认为,低剂量的咖啡因对人体无害,但对于有病或者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可构成威胁。当一次摄入咖啡因超过400毫克,可引起身体震颤,心跳加速,恶心,焦虑,头晕,失眠等,甚至可导致心力衰竭一些对咖啡因敏感的人还会更严重,而孕妇摄入过量还可导致妊娠并发症 – 世界各地都有咖啡因摄入过量而中毒的病例。

欧美国家专门制订了摄取咖啡因的指引,提示4至6岁幼童一天不要超过45毫克,7至9岁上限为63毫克,10至12岁上限为85毫克,正常成人每人每天摄取咖啡因以300毫克为限。

根据英国食品标准局毒物委员会一项报告,一杯约237毫升速溶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在60-80毫克,滤泡式咖啡可以达到135毫克。
“脱咖啡因咖啡”并非不含咖啡因,只是含量更低一些,它所含的咖啡因比常规速溶咖啡低5倍。一杯星巴克大杯(12盎司,约340毫升)的脱咖啡因咖啡通常含3-18毫克的咖啡因。

但即使摄取的咖啡因量不多,仍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澳洲昆士兰大学的一项研究收集了1979年到1998年年间近4.5万人的资料,发现每个星期喝超过28杯咖啡的男性在55岁以前因各种原因死亡的机率,要比其他人高了56%,女性方面也高了一倍以上。领导这项研究的专家Carl Lavie表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但建议大家摄取咖啡因还是适量就好。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