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潜欧洲——纪念一战胜利一百周年

法国时间11月11日上午,马克龙、美国总统特朗普、普京等数十名世界各国领导人在巴黎参加纪念一战结束100周年纪念活动。一名华裔少女用中文朗读了时年23岁的中国劳工,在停战当天写下的感人书信,引发全球关注。

这封信是当年来自中国上海的顾杏卿先生所写,讲述的是停战当天欧洲人欢庆的场景。顾杏卿曾是一战期间中国北洋政府通过“以工代兵”的方式让法国和英国从中国招募走的10多万名劳工中的一员,他的工作是给劳工担任翻译。

他还曾将中国劳工在一战中的贡献写成了一本《欧战工作回忆录》。他认为中国的战胜国地位得到国际承认,意义重大。这部回忆录后来则成为了中国的央视与加拿大的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潜龙之殇:一战中的华工军团》的主要参考资料。

但提起一战,可以说,中国人对一战的关注并不多。大多数的中国人可能不会立即把它同中国联系起来。

当然,这与中国并无直接派遣军队参战,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正如中国历史学者、上海复旦大学刘平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其实一战给中国所带来的间接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其中影响中日关系的“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都与一战有关。

一战爆发时,中国正值民国初期,当时的北洋政府为寻求尊重、在国际事务中占一席之地,遂将这些人员部署到欧洲。

中国虽然没有直接派军队参加一战,但是一战期间英、法协约国在中国招募了十四万劳工, 对他们进行基本的军事培训,并把他们分期分批地运送到欧洲战场。

这些劳工几乎都在一线帮助修筑战壕、运送弹药、修理坦克等。有些华工甚至在乘坐赴欧洲船只时,在途中就遭遇袭击,葬身大海。1917年2月24日,一艘运送900名华工的法国船被德国潜艇鱼雷击中,543名中国人丧生。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宣战。

而能抵达欧洲的华工许多人最后也客死他乡。至今,在法国和英国还能找到埋葬一战华工的墓地。

近年来,有关认可华工为一战做出贡献的呼声越来越高。还有英国华人呼吁为中国华工建立永久性纪念碑。

英国女电影导演海伦·菲茨威廉姆导演的短片《西线上的中国》,就是反映中国派遣14万名华工,帮助欧洲西线战场的故事。

现在中国华工的贡献开始慢慢得到认可,承认他们为协约国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2011年纪念辛亥百年时,时任北京清华大学教授的著名历史学家秦晖在广州《南方周末》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国史的分析文章。

在评论民国外交史时,秦晖写道:“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都进行了正确的‘站队’,成为战胜国之一,这是民国外交的巨大成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与英美盟国共同抗击日本,因而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秦晖解释道:“当时中国只是派出了华工,付出远小于二战,收获也无法与二战相比,但也很重要:中国借宣战之机,一举废除了对德奥两国的所有旧条约,不仅终止了德国在华扩张的势头,也开启了此后废约外交的先河。”

“同时,中国虽然拒签和约,但仍以战胜国身份,以参加‘一战’和巴黎和会为契机,开始介入国际事务,参与多边政治游戏,并在国际联盟中积极活动,与清末中国的国际孤立(庚子时甚至是国际厌弃)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

秦晖总结说,在当时的国力下,中国通过正确“站队”两次成为战胜国,这对“中国站起来”具有重大意义。
但是,二战后不久,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国大陆夺取政权,并做出了完全不同的战略抉择,投靠了苏联为首的共产阵营。

2018年的中国将再次面临抉择的关口。

在回顾民国时期的外交成就时,秦晖说,中国在两次大战中作出成功决策,是因为当时的政府“选择站在功利上最可能的赢家、价值上最文明进步的阵营一边”,也就是以美、英、法为代表的西方阵营。

两次大战的历史,并不能自动证明当今的中国是可以信赖的“负责任大国”,而只能为北京当局指出吸取前人经验、走出目前困境的一条路径。

在纪念一次大战百年之际,服役于一战中国劳工军团的基督教传教士弗里德里克·奥尼尔的孙子马克·奥尼尔向BBC中文网回顾这段历史。

马克·奥尼尔在他所著《中国劳工军团》一书中,详细描述了一次大战爆发、欧洲的列强疲于惨烈的索姆河战役时,中国劳工军团为协约国的胜利做出的贡献。

当时约14万主要来自中国山东河北等地的贫民应英法军队招募,组成中国劳工军团,分批远涉重洋,抵达法国前线,为协议国军队服务。

其中约9.6万中国人为英国军队在中国招募,为英、法、美等协议国军队在艰苦危险的环境下从事搬运炮弹、修筑战壕、清洗修理坦克等后勤工作。

这些中国工人吃苦耐劳,在欧洲的西线战场上为英美法协约国战胜德意等同盟国做出重大贡献。据协议国官方纪录有数千人牺牲。英法军队高层均高度评价中国劳工军团的贡献。

马克·奥尼尔说,当年的中国劳工军团受到一些歧视性的不公待遇,但这并非是英军针对中国人的歧视,而是那个年代普遍存在于英国军队内的问题,英国殖民地前来参战的军人和劳工也受到类似的歧视。主要原因包括缺乏翻译和文化沟通,中国劳工军团和协约国军官之间发生了不少不必要的冲突。他的祖父等少数了解中国文化的人做了不少努力。

马克·奥尼尔说,英军也征召了中国一些知识分子,这其中就有后来平民教育之父,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的晏阳初先生,他放弃高官厚禄前往战火纷飞的欧洲战场,在劳工团教授成员读书识字并创办了中国劳工团自己的中文报纸《中国华工周报》,这些知识分子回国后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受到爱国主义影响的华工们,在战后参与阻止北洋政府签署卖国条约的《凡尔赛条约》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次大战结束后,中国劳工军团并未立即返回自己的国家,而是继续打扫战场,掩埋尸体,参与了重建工作。另有一批劳工死于地雷、肆虐欧洲的大流感等。

近年来,英国各界开始回顾重视中国劳工军团为协约国胜利和欧洲重建做出的贡献,认为它将有助于年轻人了解历史。

法国布隆涅郊外,在美丽的索姆河平原上,人们常能看到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两次大战留下的痕迹:成片的墓地。还有一个一次大战中国人的墓园,里面整齐安葬着一大批中国人,大部分墓碑上都刻有编号、姓名、籍贯和死亡年月日,这些墓一百年来由英国英联邦战争墓地管理委员会管理和维护。

中国移民到法国的历史学者马骊博士说:有法国人问他,为什么这里会有这么多中国人的墓?为什么他们中很多同年、同月乃至同日死?为什么他们多数死在一次大战停战以后?”

此后的十几年里,她翻开了大量散落在法国各地,乃至在英国、比利时、德国、中国等地尘封的历史资料,推动了对一次大战赴欧洲战场的、人数多达近14万的中国劳工军团的历史研究进程,受到了欧亚多国的历史学界、官方和民众的关注。

马骊指出,因为大多数中国劳工并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亡者多数并非直接丧生火线,而是卒于一战后期和战后法国的战场清理时期的工伤(战场遗留军火爆炸、事故等)和疾病,包括1918年夺取了全球数千万人性命的H1N1甲型流感(当年被称为西班牙流感)。

马骊说:“法国方面对华工管理比较松散,死亡的一些中国劳工和法国军人、平民的墓葬在一起,没有专门的中国劳工墓园。而英军则是比较正规的军事化管理,专门为死亡的中国劳工军团成员在法国安排了几处墓园。”

这就是为什么在法国的中国劳工军团成员墓上刻有英文的“英名千古”、“流芳百世”等悼辞,中文(或英文)的姓名籍贯,英文的所属(部队)个人编号和死亡时期。有些中国劳工军团墓园里也能看到几位隶属这个军团的英军士兵(军官)墓。一百年来,英国的英联邦战争墓地委员会负责清扫、维护,更新陈旧、损坏的墓碑。所有的墓碑都面向着东方。

最大的一处墓园位于努瓦耶尔小镇附近的一处高地,栽有松柏的墓园安静祥和,墓园外是后来竖立的法文介绍。

马骊博士说,最重要的影响是中国劳工团赴欧洲参加一次大战、由此带来对中国人的现代化思想、民族意识的冲击。“一次大战华工团可谓是中国留法勤工俭学、五四运动和后来中国革命的一个导火索。”

华工赴欧后,中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世界局势,受到欧战影响,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日本帝国主义者借机占据青岛,并在外交上成功促使战后巴黎和会拒不承认中国作为参战国的权益,引发中国劳工团愤怒,他们群起包围中国外交代表下榻的旅馆,中国外交官因此也拒绝在不公平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一战中国劳工团也是百年前推翻帝制不久的中国试图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舞台时期第一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事件。

百年英魂泪,一战华工史 ——长篇小说《他从东方来》的作者姚蜀平,以此书纪念整100年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战争提前胜利而付出巨大贡献的几十万中国华工们。

早在1980年,中国刚刚开启对外开放的大门,我在北京友谊宾馆偶遇一位英籍华人。她说起不久前和友人到法国巴黎旅游,在一个偏僻的小街上,看到一家中餐馆;今天法国有八千家中餐馆,但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餐馆在法国并不多见。那位垂垂老矣的餐馆老板看见来了一群中国人,非常高兴,亲手给他们做了面条。当这些人津津有味地吃面时,餐馆老板颤悠悠地问他们:“你们是从中国来的?中国,现在是,是哪个皇帝啊——”这些人放下了碗,他们问老人什么时候来的法国;老人回答: “一次大战,当华工来的,再也没有回去过……”这些人吃不下面了,全都流泪了。我后来跟许多人提起此事,每说到这里,自己就觉得喉头哽咽。多少年来,一个老人的形象总在我脑海中浮现:一次大战时,他到欧洲来当苦力,五十多年了,从没有再踏过国门,没有回过家。如今孤独年迈的他,还在那里遥望着東方,想着中國现在是谁当皇帝。

国人,包括一战华工主要来源地山东省,也是到九十年后才开始关注到这个群体。

更加让人感到遗憾和尴尬的是,自此2011 年,国人把11月11日定为“光棍节”(适年正值11-11-11);这两年又加上了“购物节”。不要忘了1918年11月11日是德国签订停战之日,战后各国都把这一天定为“停战纪念日”;美国把这一天定为“退伍军人节”,年年纪念那些在大战中阵亡的将士。唯有我们国家完全忘记了这一天还有另一层意义,忘记了我们曾经有过七十万华工在一战中卖苦力、不仅流汗流血,还有三万人牺牲或失踪;国人百年后却在这一天到处相亲,疯狂购物。也许我们不该责怪那些相亲和购物的人们,相信他们大概根本不知道这段历史。

来源:BBC中文